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Elaine Hsu

該怎麼選擇適合我的國家留學?

美國碩士要念兩年學費又很貴,投資報酬率不高?但從歐洲學校畢業後工作會好找嗎?校友似乎不像美國這麼多?


「該去哪國留學好」這個問題是個大哉問;總結我個人經驗和協助同學申請以來累積的心得~ 個人特質、價值觀、語言環境、畢業後的就業計劃,當地的工作簽證與居留政策,都是你需要衡量適合去哪裡進修的點。

其中💎人格特質和💎價值觀是我認為很重要,但經常被忽略的軟條件。當初的我也在美國還是歐洲的學校中做選擇,在徵詢各方意見時,一位朋友跟我說:「歐洲人大體來說比較內斂,如果自己有十分,他們第一次大概只表露八分,再循序漸進;美國人大概會表現十二分,因為表現自我和競爭意識就在他們的DNA裡。」

歐洲人相對來說比較慢熱、有時需要比較多時間做決定;美國人比較有衝勁、直接、執行力快,做事的方式不太相同。無關對錯,端看你的個性適合哪裡。如果你的個性比較積極,可能有時會覺得歐洲人太慢了。

RSM的學長在開學前的校友見面會上對我說:「RSM不會教你什麼都向錢看。」找到自己的興趣,活得快樂,"Be yourself", 是比較歐洲的生活觀。想想,我這麼laid-back,還是選擇歐洲吧。😆

MBA的最後一個學期我到美國杜克大學的Fuqua商學院交換,學習風氣很積極也很合作,兩邊學校的風格環境各有不同,我都非常喜歡。

再來是語言問題,如果全英語的環境對你來說很重要,也對第二外語沒興趣,那麼選擇美國、Canada,Australia,英國,頂多荷蘭或北歐


在歐陸,雖然國際課程都是英文教學,但是日常生活還是會遇到語言障礙。就算是荷蘭或北歐,幾乎人人都會講英文,但畢竟英文是她們的第二語言,日常生活中,你聽到看到的都是本地語言,政府的官方文件(例如帳單,罰單)也都是,因此仍會有小小的不便。

最後如果有考慮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該區域或該國家的💎產業強項與💎人才需求是不是你的所學,必定要思考清楚。學校本身在該專業的聲望和排名是基本的,該國的經濟狀況和擅長的產業為何,對國際人士的聘用政策為何,都是非常重要的配套條件。


舉例來說,如果你醉心時尚,巴黎有最好的學校和產業環境,但是對國際人士來說,法文和工作簽證都是滿高的進入門檻,因此就要有心理準備,想好自己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如果畢業後在巴黎無法順利就業是不是考慮轉向其他歐洲城市或甚至回亞洲?也就是你的risk mitigation plan。

出國進修給你的不只是學位,更是一趟難得的人生經驗。會想放下原本舒適圈的人,大都是覺得需要改變,遇到了瓶頸需要突破,才會毅然出國深造。因此,「以終為始」,想清楚「拿到學位之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來反推什麼學校、什麼國家適合你,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練習。

這個過程有時很痛苦,因為你會問自己各種問題,作很多很多選擇,而很多問題沒有黑與白的答案。切切實實經歷了,它會transform你,讓你成為更了解自己的人。

50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